|
|
wang.jpg (105.11 KB, 下載次數: 12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7-17 19:14 上傳
王俊勛 農業部畜牧業司副司長
從下半年的走勢來看主要有幾個方面:一是生豬的存欄跟母豬的存欄水平相比雖然下降了12.3%和18%,但是出欄的肥豬數量還是不多,所以下半年價格會延續當前的漲勢繼續上行,但暴漲的可能性不大。蛋雞和雞蛋產量好于去年,但下半年消費增長可能雞蛋價格會有所上漲但漲幅不會太大,因為產能偏高。生鮮乳自身問題比較多,再加上進口勢頭一直不減,對國內消費者信心會受影響,想有所改變的難度較大,加上政策扶持推動的影響,可能肉蛋奶生產勢頭較好,但供需格局有所緩解,預計牛肉價格稍好,但羊肉價格開始有所緩解,要回到前年的水平還是困難的。水產品價格現在對飼料消費影響較大,所以下半年飼料的產銷量恢復性增長,預計飼料產業保持增長,產量估計比去年有所增長。
我們還是對整個生產的一種預判,現在生產進入一個拐點,表面上看是因為環保的壓力,這個可能導致產量的下降,實際上也不是環保問題那么簡單,環保問題只是一個出發因素或導火索,從自身層面發展看經過這30多年的快速發展,看我們整個肉蛋奶的發展,都進入一個低增長的時期,從1985年到2015年的這30年過程當中,因為我們肉蛋奶中禽蛋人均占有量是唯一達到世界發達國家平均消費水平的產品,我們禽蛋的平均消費占有量是21.4公斤,按照這個計算禽蛋產量在30年過程中分三個時段,現在產量是2800萬噸,按照1000萬噸一個數量級來考察,第一個1000萬噸就是從改革開放到1992年完成,我們1985年開始工業化生產禽蛋生產,到1998年花了7年時間增長了500萬噸,1992年到1998年我們只用7年時間就邁上了2000萬噸。那個時候我們禽蛋消費是一個排量式的增長,從1992年一直到現在13年,我們還沒有完成1000萬噸的增長。這17年我們又分一個時段,就是從2009年到2015年的7年和1998年到2009年的10年,這里面來講前面增長速度是3%-5%,那么后面6年的增長速度是1%-2%。
現在國家提出來新常態的發展,一個是增速的下降,在我們畜牧行業產量里看尤其體現比較明顯,就我們研究養殖行業業態的變化,可能對我們飼料行業的調整可能會有所啟發,我們這個行業到后期增長速度慢了,并不是我們技術下降了,而是因為我們消費困難,我們產能過剩,產能彈性非常大,要來一個禽流感馬上就趴下了,一旦環境好立馬就過剩,所以這個是就是禽蛋的產能的彈性非常好,我們消費彈性非常差。我們在21.4公斤的人均占有量里面如果按80%是雞蛋,那么人均雞蛋占有量17公斤,那么我們可以計算出我們的人均消費,再往上突破是非常困難的。所以我們的消費到了一個相對的平穩期,經濟再怎么增長,奶這個雖然在低成本低水平下的一種保護,這種情況影響比較復雜。還有進口沖擊很大,進口總量占國內產量的比重較低,不過這種因素也許是壓跨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一種時間的效率。比如說豬肉價格現在剛剛上來,大家最害怕的就是我們增加了多少,這個對市場信心打擊非常大的,雖然量不大,但是帶來信號放大,這種市場心理的作用可能對我們影響非常大。為什么養殖業打擊很大,道理也是這樣。現在進口奶粉進來以后通過媒體的一種泛發效益,大家有泰山壓頂的感覺了,所以對我們自身的影響很大,在今后越來越開放的市場情況下,我們對外簽訂的自貿區越來越多,大家開放度越來越大,我們養殖對這種東西還有適應過程,一旦適應以后我們生產可能相對保證平和,而不至于出現因為一種進口的問題或者一個突發導火線把整個產業會上下波動非常大,養殖者就損失非常慘重,當然這個可能在特定歷史階段帶來的一種特殊現象。我們相信通過這種調整,通過發展,因為我們現在小規模農戶逐步在退出,那么這些大規模或者中大型的農戶在這種市場下來回點播以后對這種市場的理解,對這種開放市場的適應,對產業今后平衡會越來越高。我們的協會的功能也會逐步放大,因為畜產品的數量下降、減少當然價格好掙錢,數量增長效益都在下滑,這就是可能我們自己的行業里面要通過一種市場機制來進行一些總量的約束,這就是走到市場經濟的情況下,走到一種像發達國家類似于配合制的管理上面來,因為我們也在逐步嘗試怎么樣讓肉雞、蛋雞的企業,他們集中度非常高,如果我們在源頭控制對市場的投放,那么就在某種程度上對整個價格有所約束,這就是需要行業協會在這個范圍進行調整的。因為飼料企業這種規模集中遠比養殖高的多,所以我們想在今后怎么發揮協會的作用,經濟研究會的作用,在新的特定歷史時期,我們也在走向一種聯合,在平臺上得到充分的表現適應整個畜牧業的發展這就是從我們定位上可能也得做一些思考。
本文根據中國林牧漁業經濟學會飼料經濟專業委員會第三屆第一次理事擴大會議會王俊勛副司長報告錄音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飼料經濟專業委員會秘書處編輯:郭習文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