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飼料營養方面當飼料營養水平低于飼養標準,滿足不了豬生長發育營養需要,缺乏蛋白質或氨基酸、飼料的能量過高、粗纖維過低,日糧中的各種營養成分不平衡(如礦物質,微量元素)、各種維生素,特別是B族維生素不足及比例不協調,均可引起咬尾癥。
1.1.1蛋白質。當飼料中蛋白質水平偏低或必需氨基酸(例如賴氨酸)缺乏、蛋能比不平衡時,豬體內蛋白質的代謝會發生紊亂,并表現興奮互咬。
1.1.2礦物質。日糧中礦物質的含量高低與豬群咬尾癥密切相關。
1.1.3維生素。B族維生素是體內許多相關代謝酶和輔酶的重要組成成分,B族維生素缺乏,則影響神經系統的發育和功能,其代謝紊亂,引起味覺異常,導致異食癖和內分泌失調,并引起動物煩躁和改變攝食行為,增加動物的攻擊性。
1.2環境衛生方面首先,當環境單調時,豬很容易被其他豬擺動著的尾巴吸引。其次,環境突然變化,如光照過強,豬處于興奮狀態而煩燥不安,均會引發豬咬尾癥。
1.3遺傳因素以及個體差異的影響遺傳因素,如杜洛克的雜交一代以及純種長白豬的咬尾現象都較為嚴重。
1.4其他原因同一圈內飼養不同品種的豬,因習性不同也易發生撕咬。另外,豬有爭斗和領域行為,在領地受到侵占或威脅時,群內咬斗次數、強度和攻擊行為增加。爭斗形式有兩種:一是咬對方的頭部,二是在舍飼豬群中咬尾爭斗。此外,豬患體外寄生蟲后,由于騷癢豬在墻壁和欄桿上磨擦,引起皮膚破潰,也可引起其他豬只啃咬。豬患狂犬病、貧血、佝僂病、嚴重腹瀉、胃腸炎、氣喘時,由于營養缺乏,也易導致咬尾癥的發生。
免費問豬病請關注康大夫微信(kanzhubing),注冊康大夫有禮送,成為特邀康大夫有豐富禮品相送,還有執業獸醫在線為您解答!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