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十大養豬大省,山東僅排第六? 傳統意義的養豬大縣、生豬調出大縣有相當部分成不了養豬強縣,成為養豬強縣,不僅僅只考慮一個豬肉產量指標,還要有這四個衡量指標:生豬宜養生態指標、物流速度指標、本地行業人力資源指標、本地人力成本指標,以后的養豬產業只有健康環保可持續發展,才能成為養豬強縣。 通過五大指標的模型篩選評選之后,在中國的養豬走廊中,只有這幾個片區更適合成為養豬強縣之地。全國百強養豬強縣名單公布,看看你們那里上榜了嗎? TOP10 湖北省、江西省、福建省、內蒙古、新疆 本次入選全國100強的養豬縣域中,湖北省憑襄陽縣入圍,江西省憑高安縣入圍,福建省憑光澤縣入圍,內蒙古憑開魯縣入圍,新疆憑奇臺縣入圍。 TOP9 河北省 河北省共有2縣入圍:灤南、撫寧 有人可能會問河北為什么入圍全國100強縣的數量不是很多? 不僅是河北,河南似乎也沒有想象中那么多,其實養豬一定要具備可持續發展的外圍環境才能做大做強,身處中原腹地的河南及河北,不管是從過往養殖實力,還是所處的極佳地理位置,都應當是養豬強縣極多的省份,但一個原因:水,是導致這兩個省發展養豬大業的極大掣肘,中原大地缺水現象極為嚴重,而養豬對水的需求量是很大的。 TOP8 廣西省、黑龍江省、江蘇省 三個省各有3個縣入圍。 廣西省:博白、武鳴、興業。 黑龍江:肇東、望奎、青岡。 江蘇省:豐縣、邳州、阜寧。 TOP7 河南省、安徽省、廣東省 三個省各有5個縣入圍。 河南省:唐河、太康、固始、杞縣、潢川。 安徽省:泗縣、壽縣、霍邱、定遠、固鎮。 廣東省:高州、化州、新興、信宜、遂溪。 為什么廣東的四會、博羅,福建的福清、永定(龍巖),浙江的嘉興南湖、蕭山等養豬大縣沒有入選前100強? 確實如果放在前幾年,這些縣別說進養豬100強,前20強都不在話下。但近幾年因為環保禁養的原因,這些地方早已沒有昔日的養豬榮光了,如多跑業務的去到這些地方,聽到最多的是:豬場拆了。所以這些地方,別說是養豬大縣,就連養豬都成問題了。 TOP6 山東省 共有6個縣入圍:諸城、萊西、臨朐、平度、莘縣、莒南 TOP5 云南省 共有10個縣入圍:宣威、會澤、陸良、羅平、富源、建水、師宗、宜良、鎮雄、岳北。 TOP4 吉林省 共有10個縣入圍:農安、德惠、榆樹、梨樹、公主嶺市、舒蘭市、磐石、雙遼、長嶺、扶余。 東三省成為了此次養豬強縣最多的地區是因為什么? 東三省做為中國最重要的經濟農作物盛產區,其玉米、豆粕等養豬原料供給優勢可謂得天獨厚,在許多其他地區,因養豬是一個高耗糧產業,豬與人爭糧已成為了一個極為緊迫的社會話題,但東三省這個大糧倉此類問題不存在。 TOP3 四川省 共有12個縣入圍:安岳縣、仁壽縣、中江、三臺、簡陽、儀隴、岳池、宜賓、宣漢、平昌、通江、資中。天府之國農牧業非常之發達。 TOP2 湖南省 共有15個縣入圍:湘潭縣、衡陽縣、寧鄉、衡南、湘鄉、桃源、耒陽、洞口、雙峰、武岡、瀏陽、新化、常寧、祁東、衡東。不愧為老牌的養豬大省。 為什么湖南排名這么前,但與其緊鄰的湖北身為農業大省養豬強縣如此之少? 其實湖北養豬的整體水平是很高的,他們的規模化養豬程度可以說位居全國前三甲,正是因為規模化豬場在湖北普及度高,每個縣之間都不相上下,所以水平都差不多,就沒有很突出的養豬強縣了,襄陽縣是很有湖北養豬代表性的地區了。 TOP1 遼寧省 共有16個縣入圍:昌圖、黑山、開原、綏中、普蘭店、凌海、鐵嶺、新民、莊河、遼中、彰武、臺安、北鎮、瓦房店、法庫、康平。這樣多的縣占到全省60多個縣域近1/3的數量。 養豬大縣、生豬調出大縣不一定是養豬強縣,如果你還拿著幾年前的什么生豬調出大縣名單,來制定你企業的市場開拓計劃,那就可能要走彎路了。養豬強縣一定是自繁自養水平高,一條龍飼養能力強等等的縣區,有些生豬調出大縣之所以數量多,可能只是專業做育肥豬的,很少自繁仔豬,全部從外面購回,就這點就很難被稱為養豬強縣。 以上省份排名不是按每個省的整體養豬實力來劃分,只是按入圍100強縣的數量多少來做參考。湖南和四川做為傳統養豬大省,養豬強縣入圍之數位列前茅,名至實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