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5日)
女士們、先生們: 畜牧業是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當前,我國畜牧業已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正由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變,畜牧業生產水平不斷提高,綜合生產能力顯著增強。畜牧業的發展對于建設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和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是畜牧業生產水平不斷提高。2005年,全國肉類總產量7743.1萬噸,比2000年增長26.4 %;禽蛋產量2879.5萬噸,增長28.4 %;奶類產量2864.8萬噸,增長2.12倍。二是畜牧業在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地位更加突出。2005年畜牧業總產值突破1.3萬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4 %,比2000年提高4.3個百分點。農民人均來自畜牧業的收入超過600元,約占農民家庭經營現金收入的30 %,比2000年提高4.4個百分點。三是畜牧業生產逐步向優勢區域集中。目前我國生豬13個主產省豬肉產量已占全國的76.8 %;肉牛產業帶8個省區牛肉產量占全國的66.3 %;7個奶業主產省牛奶產量占全國的62.2 %;10個家禽主產省禽蛋產量占全國的79.2 %。四是畜牧業增長方式開始發生轉變。全國已有養殖小區6萬多個。牧區和半農半牧區舍飼半舍飼養殖方式逐步推廣。退牧還草工程促進了草原畜牧業生產方式的轉變。畜牧業發展正在由產量擴張向產量、質量和效益并重轉變。 近年來,為加快畜牧業發展,我部主要抓了四方面工作:一是加快推進畜牧業增長方式轉變。2004年我部出臺了《關于推進畜禽現代化養殖方式的指導意見》,2005年召開了全國推進畜牧業生產方式轉變會議,進一步明確了今后一段時期的工作重點。今年又實施了畜牧業增長方式轉變行動,啟動了全國標準化畜禽養殖小區試點項目。二是完善畜禽良種繁育體系。1998年來,國家共安排國債資金近10億元支持改擴建了一批畜禽良種繁育場、基因庫、種公牛站、測定中心和檢測中心等,使畜禽良種生產供應能力和檢測水平明顯提高。2005年以來,我部還實施了奶牛良種凍精補貼項目,使全國奶牛良種化水平不斷提高。三是推進畜產品優勢區域布局。“十五”期間,我部大力推進優勢畜產品產業帶建設,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畜牧業。編制實施了《肉牛肉羊優勢區域發展規劃》、《全國奶業優勢區域發展規劃》、《全國奶業“十一五”發展規劃和2020年遠景目標規劃》。四是提高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我部一直重視畜牧業生產過程中投入品的管理,特別是加強對飼料生產環節、畜禽養殖環節的質量安全監管,有效地保證了畜產品安全。同時協調有關部門,加大對乳制品生產企業和液態奶市場的督查力度。 “十一五”期間,我國畜牧業發展的基本思路是:加快畜牧業增長方式轉變,優化結構,改善品質,提高效益,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畜產品進口調控,構建現代畜牧業產業體系,提高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保障畜產品質量安全、公共衛生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 今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正式施行。畜牧法將黨和國家扶持畜牧業發展的方針政策法律化,將我國發展和管理畜牧業的經驗制度化。畜牧法的實施對于規范畜牧業生產經營行為,保障肉、蛋、奶質量安全,促進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維護公共衛生和保護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是促進、引導、保護、規范畜牧業發展的根本保障。為深入學習貫徹這部法律,我部將進一步做好以下重點工作,第一,深入學習宣傳畜牧法。第二,制定和完善各項配套制度。第三,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第四,提高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第五,維護畜牧生產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