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白鯧為食用及觀賞魚,其肉質鮮美、食性雜、生長快、抗病力強、耐低氧、易捕撈,可單養也可混養。
一、生活習性。淡水的鯧棲息在中、下水層,具集群性,能耐每升0.48毫克低氧;適宜pH值6.2-7.5。生長溫度為21℃-32℃,最適生長溫度是28℃-30℃。不耐低溫,夏花魚種飼養水溫必須在17℃以上,雜食性。
二、人工繁殖。長江流域一般10月中下旬進行親魚培育。選水質良好、排灌方便、有余熱水處建親魚培育池。室外池1000-1500平方米為宜,水深1.5-2米,水溫保持在20℃以上,放養量每1000平方米180-370公斤。室內保溫池面積50-200平方米,水深1-1.5米,水溫保持在20℃-26℃。靜水池放養密度以每立方米2-3公斤為宜,有溫流水條件可增加到5-7公斤。池中放養水葫蘆、綠萍等。飼料中蛋白質含量不能低于25%,日投喂量為魚體重1%-3%,飼料投喂在食臺上。獸藥網 1866.tv
淡水白鯧最適催產水溫為25℃-28℃,長江流域一般5月份進行加溫催產。根據性腺發育情況,選擇成熟親魚注射催產劑。注射一般晚上進行。注射催產劑后親魚體色由銀白轉為淺黑、雌雄魚"咕、咕……"叫,互相追逐,此時可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受精卵放于孵化桶內孵化,孵出魚苗經約1個多月培育成夏花魚種。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