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外宏觀經濟仍處于緩慢復蘇期,國內糧食庫存水平處于高位、國際糧食供需保持寬松以及國內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取得階段性進展的形勢下,預計2017年國內糧價總體將平穩運行,部分品種走勢或有分化。分品種看,預計后期小麥價格或將由政策市主導;稻米市場整體將保持穩中趨弱走勢;國內玉米市場后期仍將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國內大豆及食用油市場將繼續增強與國際市場的聯動性。
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及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均明確定調明年農業工作的方向是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要方案一是去庫存,抓好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做好政策性糧食庫存消化工作;二是改革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另外,日前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也重點提到“要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要著力于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穩步推進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改革,以降低價格扭曲程度、矯正資源錯配為方向,堅持市場化改革取向與保護農民利益并重,堅持“分品種施策、漸進式推進”;繼續執行稻谷和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但要增強政策彈性,改變只漲不降的剛性預期;積極穩妥推進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建立“市場化收購+補貼”的新模式。基于此,供給側改革將作為主線貫穿未來5年的農業發展,受此影響,預計包括玉米在內的主要糧食品種市場壓力將普遍加大。
后期需要重點關注的主要因素有:一是2017年國家主要糧食品種收購及拍賣政策調整情況;二是國內糧食生產結構調整情況及厄爾尼諾等極端天氣對生產的影響;三是“供給側改革”下中國經濟運行情況。
分品種看:
小麥
2017年小麥仍將是政策市主導
預計受托市底價高企支撐,國內小麥價格將總體保持高位運行,但由于小麥庫存總體充足,預計上升空間有限,整體呈現上有壓力,下有支撐的格局。具體來看,春節前國內小麥市場價格預計將繼續保持強勢,但隨著3月份后各地輪換糧源陸續上市,加上政策性小麥持續拍賣,或將階段性壓制小麥價格走勢。6月份新麥上市后,受托市政策主導,國內小麥價格預計將回升至托市價并圍繞托市價小幅波動至托市結束,后期市場運行總體受國家小麥去庫存節奏及政策性拍賣定價策略的影響。主要原因:一是中長期小麥總體糧源充足。雖然目前2016新麥流通余糧較少,但因庫存高企,如2017年小麥不出現大幅減產,則總體寬松的供需格局難以改變。二是小麥飼料消費將繼續下降。由于供給側改革下2017年玉米價格弱勢運行是大概率事件,小麥對玉米的高比價關系將難以支撐其工業用糧及飼料用糧數量,因此2017年小麥的工業用糧及飼料用糧預計將低于上年。三是進口小麥對市場的影響不易消除。由于國際麥市弱勢運行,較大的差價將會刺激小麥進口,預計2017年小麥進口量將超上年。
后期需要關注的主要因素:一是主產區冬小麥生長情況及天氣變化情況,特別是收獲期主產區的氣候狀況;二是政策性小麥的投放情況、定價策略,以及相關政策的調整情況;三是2017年下半年或將出臺的2018年度小麥托市政策。
稻谷
穩中趨弱
預計2017年國內稻米市場整體將保持穩中趨弱走勢,秈稻出現階段性上漲的可能性較大,而粳稻面臨下跌風險較大。一是2016年稻谷產量小幅減產。其中秈稻減產幅度較大,粳稻小幅豐收。2017年品種間或將面臨階段性的供需一松一緊的局面。二是新年度政策市特征明顯。由于市場糧源緊張,大部分糧源掌握在國家手中,企業采購原糧的主渠道將來自糧庫輪換及國儲地儲拍賣。拍賣底價定價及政策糧出庫節奏將是造成市場價格波動的主要原因。三是政策性稻谷庫存依然較大,去庫存任務仍然十分艱巨。四是受海關監管力度加強影響,大米走私量預計大大減少,預計2016年大米總進口量或與去年持平略減,但總量依然是近年來較大的年份。海關數據顯示,2016年10月,我國進口大米15萬噸,同比減少0.03萬噸;1-10月,我國累計進口大米276萬噸,同比增加89萬噸。五是品種間走勢將出現較大差異。
根據調研結果顯示,目前市場上秈稻已經面臨無糧可收的局面,大部地區的托市也已進入收尾狀態,受政策性糧入市節奏及價格影響,2017年秈稻走勢或好于粳稻,上半年將表現更加明顯。而東北粳稻在年初面臨價格下跌的風險較大。由于2016年東北地區冬季運力緊張,且當地政府按照先玉米后原糧、最后成品米的順序優先保證玉米等的外運,大米外運更加困難,導致大量稻米囤積在當地。蘇皖受此利好稻米價格上揚,且糧源緊張,收購困難。年后東北外運條件放開后,東北米集中走貨量激增,同時托市收購結束,政策支撐效應消失,粳稻米市場價格下跌的風險較大。六是2017年稻谷受天氣影響品質較差,優質糧源十分有限,是企業爭先搶購的對象,優質優價將更為凸顯。
后期關注重點:一是新年度稻谷最低收購價的調整情況。近期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明確定調,2017年我國將繼續執行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但要增強政策彈性,改變只漲不降的剛性預期。同時,據了解,2016年下半年以來國家有關部門和相關專家多次調研粳稻成本收益狀況,研究粳稻托市收購價下調空間,以避免大范圍出現玉米改種粳稻的現象。二是新年度拍賣重啟時間。2016年我國超期粳稻持續拍賣對市場價格影響明顯,新年度稻谷及超期稻谷的拍賣時間、拍賣底價也將是市場關注重點。三是如何積極把握優質糧源。受2016年優質糧源銳減影響,2017年如何掌控低價優質糧源將是加工企業面臨的一大難題。
玉米
下行壓力大增
預計后期國內玉米市場仍將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一是國內玉米價格形成機制市場化改革對市場將形成較大壓力。新的市場格局下原有的購銷模式被打破,市場各級主體入市謹慎,后期國內玉米價格仍將承受較大壓力。二是玉米消費雖有增長,但國內玉米供應充足,供需階段性過剩問題仍將保持。受玉米價格回落、東北玉米深加工企業補貼及淀粉和酒精類深加工產品出口退稅等政策影響,預計國內工業玉米消費將有一定幅度增加,但畜禽存欄的低位對飼用玉米消費將繼續形成抑制,總體看國內玉米供需仍將保持寬松格局。三是玉米及其替代品進口量預計將明顯下降,將增加國內消費,但供需寬松格局不會變化。由于后期國內玉米價格將由市場機制形成,國內外玉米市場聯動性將增加,國內外玉米價差也將得到修正,受此影響,預計后期我國玉米進口量將明顯下降,進而也將帶動高梁、大麥等玉米替代品進口量同步減少。四是國家相關部門采取各種措施鼓勵各級市場主體入市收購,以化解農戶“賣糧難”問題,對短期內玉米價格仍將形成一定支持。但中長期來看,仍然需要供給側改革的效力逐漸發揮才會解決根本性問題。五是超限車輛整治活動提升玉米運輸成本。從2016年9月21日起,交通運輸部、公安部《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正式施行,被物流業稱為“史上最嚴的貨車限超令”。新規的執行提升糧食企業物流成本。六是陳玉米庫存壓力將延后。新糧上市期間國家有關部門將暫停相應地區庫存玉米銷售,集中收購期結束以后再安排庫存玉米銷售,并按照不打壓市場原則確定銷售價格,可以階段性緩解陳玉米庫存壓力。
后期需要重點關注的因素:一是農戶售糧進度情況。由于東北產區收儲制度改革,在市場重新定位情況下,其它市場主體入市謹慎,因此農戶售糧進度直接影響后期玉米總體定位。二是玉米質量情況。由于部分主產區持續陰雨天氣較多,農戶保管糧食難度增加,玉米質量變化引發市場擔憂。三是陳玉米銷售措施。盡管當前暫停了陳玉米銷售,但庫存的壓力依然存在,其政策措施也將影響后期市場。
大豆及食用油
與國際聯動性加強
預計國內大豆及食用油市場將繼續增強與國際市場的聯動性。總體來看,預計國產大豆價格小幅波動,進口大豆市場或寬幅振蕩。從國產大豆看,2016國內大豆播種面積及總產量的增加為國內大豆市場后期的穩定奠定基礎,預計后期國內大豆價格雖有波動,但總體將會保持相對平穩。從國際市場來看,近期南美產情變化及2017北半球新作大豆播種將為新季度國際市場增添較大變數,加上美元、原油等敏感外圍因素影響,預計新年度國際市場大豆寬幅波動可能性較大。
食用油方面,預計后期國內食用油市場波動將加大。從國內來看,一方面,2016年以來國內食用油去庫存成效明顯,國內食用油庫存用比明顯下降,庫存壓力減小;另一方面,受國內農作物種植結構調整影響,油料種植面積有不同程度提升。從國際市場來看,受國際市場供需格局發生變化及全球金融環境的不確定性等因素影響,后期國際市場食用油價格波動幅度將加大,特別是外圍大宗商品市場的劇烈波動將影響國際油脂油料價格,進而增加國內食用油市場的波動。
來源:中華糧網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