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明第 湖南昊世德動物藥品應用研究中心 摘要 我國養殖業規模化和集約化發展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為了提高畜禽的生產效率,生產安全、健康、綠色環保的的動物產品或動物制品,為全面提高飼料工業的健康發展,為建設節約型社會服務。我國目前的藥物添加劑發展很快、品種多、數量大,在飼料工業中的應用已經在防止仔豬腹瀉等方面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但目前存在許多合理應用方面的問題以及我國藥物添加劑如何快速穩健發展需要專業的技術理論指導。筆者通過多年的實踐與研究發現,藥物添加劑在飼料工業中的應用是以畜禽細菌性和寄生蟲性疾病為參照對象,促進動物的生長和生產為中心目的,同時預防畜禽腸道和呼吸道慢性消耗性疾病為基礎,保障畜禽健康。筆者做一詳細闡述以供飼料工業中的技術人員參考。
關鍵詞 飼料藥物 應用 研究進展
一、飼料藥物添加劑在飼料工業中應用基礎
1、熟練掌握藥理知識,毒理知識,傳染病知識,并對免疫學,微生物學有了解
2、熟練掌握畜禽的細菌性傳染病的流行特點及規律。
3、熟練掌握農業部關于發布《飼料藥物添加劑使用規范》和部分國家對獸藥使用的規定
4、具有良好的實踐經驗、扎實的專業素養和邏輯推理能力。
5、堅持健全藥物添加劑在飼料工業中應用的重要性和時效性
6、樹立藥物添加劑以促進生長、預防慢性消耗性疾病為目標的觀念。
二、飼料藥物添加劑在飼料工業中應用原理
1、定義
1.1飼料藥物添加劑的應用是指以亞治療劑量應用于飼料工業中,以抑制畜禽寄生菌或共生細菌為參照對象促進動物的生長和生產、提高飼料利用率為基礎(抑菌促生長劑),同時抑制畜禽腸道和呼吸道慢性消耗性病原菌,保障畜禽健康為中心目的的抑菌素或抗菌肽。飼料藥物添加主要是四環素類、聚醚類和多肽類抑菌素或抗菌肽以及化工合成用于預防畜禽球蟲病為主的抑菌素和微生態制劑(抗菌肽)。 1.2抑菌促生長劑是抑制動物腸道內寄生菌(條件致病菌和病原菌。)和共生菌的繁殖,提高飼料轉化率而達到促進生長的目的。共生菌一般都是專性厭氧菌,從數量上說,它們占據了腸道菌群所有細菌數量的99%以上,是腸道菌群的主體如大腸桿菌菌群和沙門氏菌菌群。在一定條件下任由它們繁殖,那么就會對機體產生不良印象形成致病性共生菌,筆者認為共生菌和致病菌是可以轉化的。腸道菌群中,常見的條件致病菌大多是腸桿菌等,一般屬于G-,研究表明成年動物腸道菌群平衡就是僅對大腸桿菌和沙門氏桿菌平衡。大量實驗證明,飼料長期添加抗G-性、廣譜抗生素、重金屬動物消瘦。我們在飼料工業中長期添加G+抑菌素、抗菌肽都促進動物生長,提高抗病力。這證明動物體內絕大多數球桿菌是寄生菌如糞鏈球菌和致病菌如魏氏梭菌、壞死桿菌、內勞氏桿菌、豬密螺旋體等,因此后者是飼料工業中研究的重點。 1.3慢性消耗性疾病是指由病源微生物引起的在畜禽不同生長階段或某個生長階段、不同季節都發生的且潛伏時間長的細菌性疾病,主要引起生長速度下降,飼料轉化率下降的原發病。主要有寄生蟲、腸炎、支原體肺炎。這些寄生菌或病原體破壞動物腸道黏膜引起動物終生營養吸收滯緩或者破壞肺臟造成肺功能氧供應障礙導致飼料轉化率下降。 2、規模化豬場細菌性疾病:
2.1腸炎,仔豬、雛禽主要是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G-性腸炎梭菌性腸炎如子豬三日痢(G+),筆者認為對這類腸炎采用調節而不是殺滅;成年畜禽的腸炎主要是寄生菌如梭菌性、壞死性、增生性腸炎及豬密螺旋體等引起的G+性腸炎,簡稱回腸炎。
2.2慢性呼吸道病主要是禽的慢性呼吸道病和豬的氣喘病,主要破壞肺臟造成肺功能氧供應障礙導致飼料轉化率下降。 2.3寄生蟲病主要是雛禽的球蟲病和仔豬的球蟲病,特別以雛禽的球蟲病尤為重要;蠕蟲(線蟲和絳蟲等)。
三、藥物添加劑在飼料工業中應用的重要性
1飼料藥物添加劑發展的歷史 美國在1949年用青霉素作為飼料藥物添加劑促進對仔豬和雛雞的生長,以后促生長藥物相繼產生。飼用抗生素是在藥用抗生素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飼用抗生素的應用已有五十年的歷史,其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50--60年代為第一階段,飼用抗生素為人畜共用的藥用抗生素。60年代以后,人們逐步認識了細菌抗藥性的產生及其轉移的機制和飼用抗生素對人類健康的可能危害,提出了飼用抗生素應與人用抗生素分開,并開始研制專用飼用抗生素,這是第二階段。從80年代開始,飼用抗生素的研究與應用進入了第三階段。重點是篩選研制無殘留、無毒副作用、無抗藥性的專用飼用抗生素,不但與人用抗生素完全分開,而且與獸藥分開,以保證飼用抗生素的絕對安全。目前,我國一直沿用2001年農業部20號文件,20號文件的出臺表明我國的飼料藥物添加劑已經走向正規化和使用成熟階段,同時現階段飼料藥物添加劑如何在飼料工業中進一步合理應用一直是我們研究的對象,不過飼料藥物添加劑逐漸向副作用小、不易產生耐藥性的生物合成抗生素方向發展,步伐會越來越快,但是受國內研發能力和國外法律法規的影響,我國促生長飼料藥物添加劑還很有限,到目前成熟的產品就只有桿菌肽鋅、黃霉素、鹽霉素、莫能霉素、吉他霉素、那西肽,盡管20號文件出臺十年有余其他促生長抗生素如恩拉霉素、維吉尼亞霉素、阿維拉霉素還沒有得到農業部批準,同時抗革蘭氏陰性菌僅僅只有硫酸粘菌素、牛至油、喹乙醇,這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
2、飼料藥物添加劑在飼料工業中應用原理
1)飼料藥物添加劑的疾病控制效應:即抗生素對有害微生物生長的抑制和殺滅,這在我國已經取得良好的效果。抗生素的使用能抑制或殺滅有害微生物,減少因有害微生物生長耗用的營養物質。降低了如下痢等消化系統疾病的發生,同時促進微生物區系優生繁殖,有助于合成動物必需的某些養分如維生素等;飼養衛生條件差、管理不善和抵抗力差的幼畜以及各種應激條件下效果尤其顯著。
(2)飼料藥物添加劑具有節約營養物質的效應,家畜服用抗生素能使腸壁變薄,促進養分的吸收。
(3)飼料藥物添加劑促進動物生長機理的解釋還有很多,較多的一種看法認為是抗生素與腸道內微生物相作用的結果,抑制寄生菌的繁殖如糞鏈球菌達到促進生長的目的,這點效果與微生態制劑相同,但微生態制劑還沒有成熟的標準評價。
3、飼料藥物添加劑的抑菌作用主要是通過以下途徑實現的,破壞細菌的能量代謝系統,切斷其能量來源影響細菌的基因表達和遺傳信息的傳遞,抑制或阻斷細菌蛋白的合成;抑制或干擾細菌細胞壁的合成,破壞細菌細胞的結構。
4、飼料藥物添加劑的耐藥性
細菌對抗菌藥物的耐藥性 隨著時間的推移,由于抗生素濫用引起的細菌耐藥性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人們擔憂,動物細菌的耐藥性有可能通過食物鏈傳遞給人體的細菌。面對細菌耐藥性這一全球性的難題,世界衛生組織向科學家們尋求對策,并于1981年成立抗生素慎用聯盟。1997年,為減少病原菌耐藥性擴散,世界衛生組織在德國柏林召開會議,倡議在動物飼料中謹慎使用抗生素。同年3月,國際糧農組織在巴黎召開會議,確定通過“風險分析,風險處理,慎用抗生素和耐藥性檢測”的綱領,控制飼料中使用抗生素對人類健康的威脅,會議提議建立歐洲細菌耐藥性檢測體系,以發現并控制對抗生素具有耐藥性的病原菌。1998年,歐盟委員會頒布了桿菌肽鋅、螺旋霉素、維吉尼亞霉素和泰樂菌素4種抗生素作為畜禽生長促進劑使用的禁令,該禁令于1999年7月1日生效。2000年6月5日至9日,世界衛生組織在瑞士日內瓦召開咨詢會,形成了“關于控制食用動物抗生素耐藥性的全球導則”的草案。歐盟已經開始實施一系列計劃,研究抗生素引起的細菌耐藥性的機制及其對策,并對所有現有抗生素進行重新登記評估。但是在中國濫用抗生素的情況十分嚴重。每種藥物都可以產生耐藥性。一般來講生物合成藥如β-內酰氨類、氨基糖苷類、大環內脂類、多肽類、聚醚類抗生素不易產生耐藥性,人工合成藥如磺胺類、氯霉素類、喹啉類、氟喹諾酮類容易產生耐藥性;小分子藥喹乙醇、喹烯酮、痢菌凈容易產生耐藥性,大分子藥如多肽類、聚醚類不易產生耐藥性。因此研究藥物耐藥性對飼料工業的意義非常必要。目前我們的經驗已經告訴我們合理貫徹使用生物合成飼料藥物添加劑是解決耐藥性最好的途徑,。
5、飼料藥物添加劑的副作用和殘留
藥物添加劑的副作用如四環素類、氯霉素類抗生素可阻礙豬的造血功能和生長、降低磷的吸收,也可以使豬的免役功能下降(俗稱免疫抑制劑);痢菌凈可引起豬生長滯緩;硝基呋喃類可以引起生長滯緩,也可以引起三致。抗生素的副作用很多,這里就不列舉了。
藥物殘留問題 這是抗生素作為飼料添加劑的爭議之一。世界衛生組織最近要求世界各國有關當局要限制對牲畜使用抗菌藥,特別要求對治療肉用畜禽疾病使用的各種抗生素必須要有處方。抗生素的濫用可能產生各種耐藥性、導致動物產品中的藥物殘留,并可將耐藥性通過食品傳給人,產生難以治愈的疾病。由于四環素類抗生素副作用大,不易產生耐藥性在飼料工業中和養殖場雙重應用的危害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視。
6、微生態平衡和抗菌肽問題
畜禽腸道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它們是畜禽在與外界環境,飼料、飲水等接觸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根據它們對畜禽生產所造成的影響,可以大體將腸道微生物分為有益菌群和其它條件型細菌兩類。目前大量的研究結果證明,有益菌群如乳酸桿菌,雙歧桿菌、地衣芽孢桿菌、酵母桿菌可以促進宿主腸壁組織結構的發育,分解抗營養因子,增加某些營養物質的消化利用率,通過營養與空間的競爭,形成優勢菌群抑制有害菌的繁殖與生長。正常情況下,腸道菌群在數量,種類以及定植部位上保持平衡,當該種平衡遭到破壞時,就會抑制畜禽的生長,使動物對疾病敏感。抗生素特別是廣譜性抗生素和抗革蘭氏陰性菌性抗生素,在殺滅病原菌的同時,也將抑殺對人類和動物胃腸道的有益菌群如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菌群,造成機體內菌群失調或消失,從而誘發消化功能紊亂,降低飼料轉化率,微生態制劑(抗菌肽)和抗革蘭氏陽性抑菌素促進動物生長和提高飼料轉化率表明抑制消耗動物營養和致病的共生菌和寄生菌以抗革蘭氏陽性菌為主要研究對象。抑菌素有嚴格的質量規范而微生態制劑和抗菌肽到目前為止還在摸索階段。 四、飼料藥物添加劑應用現狀:我國畜牧業已經使用藥物添加劑控制了腸道疾病的泛濫,為養殖規模化發展奠定了基礎。但是目前還有許多弱點,主要表現在使用飼料藥物添加劑過量或使用一些化工合成抗生素,破壞畜禽腸道有益菌的平衡,造成畜禽生長抑制;使用副作用大的抗生素或飼料工業中使用,養殖場雙重超量添加同品種或同一類飼料藥物添加劑特別2001-2008年金霉素和土霉素在飼料工業和養殖場雙重添加已經破壞了大環境中微生物平衡,降低畜禽的抵抗能力,給養殖業帶來了巨大災難;飼料廠和養殖場重復使用硫酸粘菌素和牛至油(商品名為奧萊可)用于育肥豬促進成年動物生長反而降低了飼料轉化率;飼料工業中使用一些人獸共用抗生素特別是磺胺、硫酸新霉素、吉他霉素造成養殖場無藥可救的局面和對公共衛生事業產生危害;飼料工業中技術人員是營養專家而不懂獸醫獸藥,對飼料藥物添加劑的配伍不當、掌握不到位或執行力不夠造成畜禽疾病泛濫;飼料工業中采購一些劣質飼料藥物添加劑或配合不當或使用通用濃縮料中藥物添加劑的不合理應用造成育肥豬生長滯緩等;在成年豬沒有添加抗G+菌性飼料藥物添加劑如恩拉霉素造成豬梭菌性腸炎和回腸炎的發生給養殖場造成豬只死亡;飼料廠超劑量添加抗生素如某些廠家在乳豬料中添加1000ppm土霉素堿或10%硫酸粘菌素1500克/噸全價料,這樣造成仔豬腸道有益菌死亡,仔豬生長會受到極大危害,同時浪費畜牧資源。
五、飼料藥物添加劑應用實例 筆者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豬病特點設計用于飼料工業中實例以供飼料技術人員參考。(以下以15%亞甲基水楊酸桿菌肽為主要抗菌肽)
六、分析與結論 多肽類、聚醚類、磷酸化多糖類以及吉他霉素作為促進生長的藥物添加劑按照一定劑量可互換,筆者多年將桿菌肽鋅、鹽霉素在不同年齡豬添加沒有不良反應反而生長速度加快,因此加快這類抗生素的研發與報批將會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多粘菌素類、牛至油、喹乙醇作為抗仔豬腹瀉的藥物添加劑可互換,但是禁止添加于成年豬飼料,否則引起生長速度下降,飼料轉化率降低,這些問題在許多飼料廠都是吃過虧的,筆者將10%硫酸粘菌素200ppm適用于中豬15天,結果發現生長抑制,被毛粗亂,停用后恢復生長,故筆者認為奧萊可(牛至油)能否促進成年豬生長還需要研究,作為飼添抗生素在養殖戶那里吹噓難道不是缺乏職業道德;金霉素、土霉素、吉他霉素可互換,但是筆者認為這三類抗生素應該禁止作為飼添,由于近十年來飼料廠和豬場重復使用造成的危害已經很明顯;阿散酸、洛克殺生在飼料中添加引起有機砷超標都引起限用;預防球蟲病的飼添抗生素很多也很成熟,但是合理使用還需要深層次研究,但是大多數籠養雞的球蟲病在減少,同時球蟲疫苗的廣泛使用也使這類抗生素的量在減少;筆者認為促進生長的抗生素除吉他霉素(建議禁止飼添)外與其他人用抗生素和獸添字抗生素作用機理是不同的,沒有交叉耐藥性。因此歐盟僅僅批準鹽霉素、莫能霉素、黃霉素和效霉素用于飼添是很明智的。抗菌肽和微生態制劑已經在飼料工業中廣泛使用,發酵飼料已經是飼料工業的新熱點。但是成分不明,質量標準不完善是我們合理使用的一道屏障。我們如果飼料工業和養殖場二次使用抗菌肽和微生物制劑難道不會造成共生菌過度繁殖消耗飼料嗎,濫用同樣造成抗菌肽耐藥菌株的發生。這些都是我們必須慎重考慮的事情。目前制定質量標準和規范使用是我們迫在眉梢的重任。 結束語:飼料藥物添加劑應用直接導致養殖場生產指標的體現,誤用和濫用都是浪費畜牧資源,不得不引起同行的高度重視。就目前來說我們的法律法規還需要更新以及行業人士專業知識的普及還處于低層次水品。只有加強我國業界人士的專業技術技能和提高行業內職業也道德教育,對夸大抗生素功效宣傳進行立法,濫用藥物添加劑的現狀才能得到根本性的改觀。減少和合理應用藥物添加劑是我們當代人的責任,加強抑菌促生長劑的研發和立法是我國畜禽規模化和集約化發展的保障。制定和完善微生態制劑和抗菌肽質量標準和應用法律法規是首當其沖的重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