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酵床分地下式發酵床和地上式發酵席兩種。地下式發酵席要求向地面以下挖90-100厘米,填滿制成的有機墊料,再將仔豬放入,豬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生長了。在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可采用地上式發酵床,地上式發酵床是在地面上砌成,要求有一定深度,再填入已經制成的有機墊料即可。 發酵床設計的一般性原則,供各豬場在建設或改造中采用 1、每欄面積以40m2左右為宜,便于墊料的日常養護; 2、發酵床面積為欄舍面積的70%左右,余下面積應作硬化處理,成為硬地平臺,供生豬取食或盛夏高溫的休息場所; 3、EM菌發酵后的墊料高度以保育豬40-50cm、育成豬60-80cm為宜,一般南方地區可適當墊低,北方地區適當墊高,夏季適當墊低,冬季適當墊高; 4、育成豬養殖密度較常規養殖方式降低10%左右,便于發酵床能及時充分的分解糞尿排泄物,能保持健康養殖環境; 5、墊料進出口的設計要滿足進料和清槽(即墊料使用到一定期限時需要從墊料槽中清出)時操作便利; 6、加濕裝置應保證后期墊料養護加EM菌時能共用; 7、通風設施完整,南方夏季加溫時要考慮加濕簾。冬季應定時開啟排風扇,避免豬舍濕度過大。 本文內容由 神眾生物 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