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畜牧獸醫公共衛生學分會理事; 全國動物防疫專家委員會委員; 廣東省養豬行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 廣東省動物疫情預警專家; 國家獸用藥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生物制品專業委員會委員; 廣東省動物防疫技術交流協會專家組成員; 全國執業獸醫資格考試命題專家。 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教授、 國家生豬現代產業體系崗位專家張桂紅 主要從事畜禽疫病診斷技術及分子生物學相關方面的研究,近年來,一直在養豬生產第一線為規模化豬場及養殖戶服務,解決生產實踐問題。 非瘟尚無疫苗,生物安全是防控關鍵 可以說,非洲豬瘟不僅關乎著豬場的生死存亡,也關乎著整個行業的發展,以及國內肉品供應,因此豬場務必要高度重視! 雖然非洲豬瘟殺傷性十足,但張桂紅表示,非洲豬瘟是可防、可控的,養豬人不必過度恐慌,但也不能心存僥幸; 因為目前對于該病尚無有效的防治疫苗與藥物,所以基于傳染病控制的三個基本要素——“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群體”來看,養豬人應把防治重心放在前兩項措施上,通過良好的生物安全體系來給豬場建立有效的防疫屏障,防止非洲豬瘟病毒進入場內。 建議嚴格的生物安全體系 對于新建豬場,張桂紅表示如果豬場能夠做到分區飼養管理、批次化生產同時還建立隔離欄舍的話,將對非洲豬瘟的防控有很大的幫助。 有些豬場建立已久,要在這些方面做優化可能較為傷筋動骨,那么這些豬場又該如何在現有的基礎上來防控非洲豬瘟呢? 張桂紅認為養豬人應當注重豬、人、車、物、媒介、飼料這6大方面。 在豬的方面,養豬人在引種時一定要注意隔離和檢測,且平時要做好相關的排查工作,如果發現豬只出現體表發紺、耳朵或體表出現紫斑、毛孔出血、厭食、腹瀉等癥狀時,要提高警惕,最好是采樣送到相關的非洲豬瘟檢測實驗室進行檢測。 “豬場要慎重剖檢疑似豬只!”張桂紅特別強調,剖檢有可能會成為傳染源,風險極大,所以她建議豬場不要輕易剖檢疑似病豬。 至于人員方面,要注重員工和外來人員的隔離,規范人員進場的流程,同時要做好相關的科普宣傳工作和加強對員工的培訓。 相關文獻顯示,豬源產品、原糧存在一定攜帶非洲豬瘟病毒的風險,所以豬場做好飼料的運輸安全管理非常重要,如果能在場內建設中轉料塔可大大降低病毒進入生產區的風險。 其次,豬場還要注重場內的消毒工作,特別是對于運輸車輛的控制,在進入場內的前后一定要徹底消毒清洗,而豬場也可在場內設置多個車輛消毒點,每個消毒點可配置進口高壓熱水清洗機,有條件的甚至可以建立烘干中心,張桂紅表示,消毒劑僅僅可以減少病毒的載量但還沒能完全殺滅病毒,而在72—75℃下烘干消毒15分鐘,對殺滅非洲豬瘟病毒有一定的作用。 最后,養豬人還應加強豬場和場區周邊豬場的臨床監控,動員周邊的豬場積極參與到非洲豬瘟的防控中,齊心協力打好非洲豬瘟防控戰。 疑似疫情應急處置法:報、限、檢、消 如果豬場發現疑似疫情又該如何是好呢?張桂紅建議養豬人可根據以下四個步驟處理: 1.一旦豬場有異常死亡或疑似疫情時,應當及時向當地的有關部門報告; 2.要限制場內所有產品、人員以及車輛的移動,等待基層行政職能部門或政府人員的到來。 3.隨后配合政府職能部門開展相關工作,對死亡豬只和發病豬只進行采樣送檢; 4.同時對場區進行嚴格的消毒,直到疫情排查或者確診。 作為國內的一種新型動物疫病,非洲豬瘟疫情可以說對我國養豬業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業內各界需要對其展開更深入的研究以及更多的探討,才能一同打好這場防衛戰! 作者:佚名 來源:養豬在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