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氏定氮法測定粗蛋白含量是一個經典方法,目前還沒有什么方法能夠比這個方法的結果更可靠。但是由于消化過程存在很大的人為因素,因此帶來直接結果就是每個實驗室(包括國家級別的實驗室)的結果誤差比較大。其原因的人為因素有:樣品的采取和處理、催化劑種類的選擇和配方、催化劑的添加量、消化時間的把握等,我總結了百余篇國內測定蛋白的文獻,將一些情況總結如下。
1、目前測定方法有我國的國標方法、國際谷物化學協會法、美國分析化學家協會法等,每個方法最大的區別就在于消化時催化劑的選擇和消化時間的選擇上,當然消化時間需要每個實驗室自行摸索(嚴格地探索)。
2、總結了兩個比較有代表意義的結果。
(1)這個研究比較了國標方法、國際谷物化學協會法、美國分析化學家協會法,通過測定四種植物的粗蛋白含量,起結果分別為2.8558%、2.8858%和2.8850%,三者的差異不顯著,但也可以看出國標結果低于另外兩個結果。
(2)另外一個研究是測定魚粉的比較。經過了國內外5家權威機構測定魚粉(按照每個機構認定的方法),成都:61.5%;農業部:61.66%;上海標準服務公司:62.97%;英國:63.27%。造成的結果很可能是消化不完全。另外還比較了進口催化劑和自配催化劑的結果:消化60分鐘為65%和63.7%,消化80分鐘,結果為64.6%和65.2%。進口催化劑片表現好。
3、通過以上實驗分析,發現目前國標法測定與國際檢測機構的數據有出入,但仲裁法是國際標準的美國分析化學家協會法,因此建議實驗室要進行探討并加以修改。
4、催化劑一定要準確按照比例,同時要混合均勻,添加量一定要準確。建議使用工業化生產的催化劑片(均勻、準確)。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