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豬價上漲,帶動其他物價上漲,所以政府認為,控制豬肉價格上漲就可以控制物價,這就是所謂的“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實為可悲可笑!
1、市場經濟,價格本身具有調節作用,如果豬肉價格繼續上漲,需求必定降低,豬肉不是生活必需品,通過市場調節才不會違背市場規律!
2、中國甚至全世界都面臨兩大難題:糧食與污染,事實上,豬肉價格上漲是遏制糧價上漲和降低污染的有利條件:其一,豬的料比是3:1,而魚的料比是1.3:1,雞的料比是1.8:1,所以,應該限制養豬而鼓勵養魚、養雞、養鴨才對,通過價格調節、宣傳和政策扶持,讓中國人少吃豬肉,多吃魚和雞鴨,這樣就可以大大降低糧食轉化的總量,緩解糧食危機;其二,豬的糞便排放基本上是家禽的2-3倍,且,高銅高鋅及藥物殘留以養豬最為嚴重,所以,減少養豬可以大大降低污染;
3、豬舍建造成本高,周期長,不利于目前小規模發展養殖的發展,而養雞養鴨則不然,利于小規模養殖而徹底替代散養,更有利于合作社的建立,對中國的養殖業發展將起到更積極的作用;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